伯高答曰墙基卑高不及其地者不满三十而死;其有因加疾者不及二十
伯高答曰:墙基卑,高不及其地者,不满三十而死;其有因加疾者,不及二十而死也。
黄帝曰:形气之相胜,以立寿夭奈何?
伯高答曰:平人而气胜形者寿;病而形肉脱,气胜形者死,形胜气者危矣。
“墙基卑”两句:这是以比喻的方法来说明面部形态。墙基,在此指耳边下部。地,指耳前肌肉。大意是说面部肌肉陷下,四周骨骼显露。
黄帝说:我听说人有寿夭,但无法推测。
伯高回答说:衡量人的寿夭,凡是面部肌肉陷下,而四周的骨胳显露,不满三十岁就会死的;再加上疾病影响,不到二十岁,就可能死亡。
黄帝说:怎样用形与气的相胜去确定寿命长短呢?
伯高回答说:健康人,正气胜过形体的可以长寿;有病的人,形体肌肉很消瘦,即使其气胜过形体,也是要死亡;即使形体尚可,但元气已衰,也很危险。
本神
本,这里是动词,探究本原、本质的意思。神,一般指精神活动,是心的主要功能,并主宰着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。广义的神,还包括肝、肺、脾、肾等脏所主的魂、魄、意、志,以及思、虑、智、忆等精神思维活动在内。本篇对于精神活动的产生、变化,与五脏的关系,以及发病后的症状表现等,都一一作了阐述,特别提出“凡刺之法,先必本于神”的论点,故以《本神》名篇。神是中国文化和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。《周易》认为“阴阳不测之谓神”,神既是天地阴阳之道变化的内在动力,又是其外在的极致表现。中国哲学注重对宇宙变化之神的探求。中医学重视人身之神,在养生上强调“养神”;在治疗上强调“治神”;医学上的最高成就者称为“神医”。中国的文学、艺术强调“神韵”,艺术上追求“出神入化”。总之,“神”是把握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的关键范畴之一。《内经》的很多篇章都有指示,读者宜深玩。
黄帝问于岐伯曰:凡刺之法,先必本于神]。血、脉,营、气、精、神,此五脏之所藏也。至其淫泆离脏则精失],魂魄飞扬],志意恍乱],智虑去身者,何因而然乎?天之罪与?人之过乎?何谓德、气、生、精、神、魂、魄、心、意、志、思、智、虑]?请问其故。
岐伯答曰:天之在我者,德也,地之在我者,气也,德流气薄而生者也]。故生之来谓之精,两精相搏谓之神],随神往来者谓之魂,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,所以任物者谓之心],心之所忆谓之意,意之所存谓之志,因志而存变谓之思,因思而远慕谓之虑,因虑而处物谓之智。
]神:这是广义的神,概括了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现象。包括下文所讲“血、脉、营、气、精、神”等生理活动的内容。
]淫泆(yì):指七情过度,任性恣纵。泆,恣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