夺取岐山的战争意义非凡,不仅是军事的胜利,也是政治的胜利。
秦国被周王室封为诸侯国,急需军事上的胜利来作为与东方强国平起平坐的资本。当时周王室虽然威风不再,但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,秦国为其夺回岐山以东被占领的地盘,提高周王室地位的同时,秦也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。
从秦庄公经秦襄公到秦文公,历经三代共计七十二年的时间,秦国在这漫长的时间中由弱小变得强大。自秦文公之后到最后秦统一中国的数百年间,秦国一直保持着国力的强盛,是一等的强国。
秦在数十年与西戎的战争中,铸就了一支强大的军队。
最初秦庄公连自己的军队都没有,依靠着从周王室所借七千人起家,到了秦文公击败西戎,秦国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。同时,在这场以蛮力对抗蛮力的长期战争中,秦人开始体现出其勇悍、顽强、好斗的性格,这个尚武之国显露其虎狼本质,日后这种凶狠拼命的作风,将令其他诸国闻风丧胆。
秦国在西方默默地奋斗着,并没有引起中原诸侯国的注意。这一时间段的史料,对秦国的记载如凤毛麟角,它似乎处于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,与中原诸侯国也绝少往来。这种封闭性使得秦国在文化上远远落后于中原诸国,其政治充满野蛮的色彩。
直到秦文公十三年(前753),秦国才设史官以记录史事。七年后(前746),秦文公制定诛灭三族的法律。所谓三族,有不同的说法,有的认为是父母、兄弟、妻子为三族;有的则认为是父族、母族、妻族。在此之前,中国的政治制度一直是比较文明的,秦国的诛三族制度强化了君主专制,开了一个坏头。
秦文公死于公元前716年,在位达五十年之久。
他够长寿的,自己还没死,被立为太子的长子先死了,只能把君主宝座传给孙子。秦宪公上台时,年仅十岁,国家权力落入几位强臣手中。
秦宪公与祖父相反,二十二岁就早夭了。但是他在位的十二年里,秦国多次发动对西戎的战争,并取得了胜利。随着秦国的强大,西戎蛮族已经无法抵挡秦人凶狠的进攻了。
宪公二年(前714),秦军大举进攻西戎蛮族大首领亳王所盘踞的荡社,并于次年铲平荡社。西戎军队被打得大败,亳王落荒而逃。
宪公十二年(前704),秦军进攻荡氏,消灭这支西戎部落。
秦国在西方的战斗,无形之中对捍卫中原文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骊山之变后,西戎崛起,对中原华夏族构成严重威胁,如果不是秦国人以拼命三郎的勇气与战斗精神遏制并削弱西戎,西戎蛮族的势力早已经渗透到中原地带了。
胜利的消息传回国内时,秦宪公已是病入膏肓,眼看就要不行了。与此同时,看似平静的宫廷,实则暗流涌动。当时宪公的长子已被立为太子,权臣弗忌、三父等人则打算立其幼子出子。宪公一死,弗忌、三父马上发动政变,废掉太子,拥出子为君主。
不料几年后,弗忌、三父等人发现出子虽然年轻,却不愿意当他们手里的傀儡。这些权臣不禁在心里冷笑,我等既可立你,也可以杀你。公元前698年,三父等人派人假扮盗贼,把出子杀了。此时的出子年仅十一岁。